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71809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戒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科程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拼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

2、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有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雒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节选自荀子臣道)材料二: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而不在于君已喻之后,此人臣事君之常法也。然君已喻而不谏,其名一,其实二。已喻而不为耶,是不待谏也;已喻而不改耶,是不当谏也。既日喻矣,其犹不改,何也?怵其利而冒其害也。人臣之极谏者,吾闻其语矣,目是必奸,是必诈,是必危,是必亡。深切著明

3、,庶几君之一悟耳。今君已知其为奸诈,已知其为危亡,不胜其欲而直犯之,反饰游辞而拒我,又关以谏为?大抵君未知其不然,故当告之以不然,君已知其不然,复族告之不然,无益也。(节选自东莱博议)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A明君之所B赏C暗君之所D罚也E暗君之所F赏G明君之所H杀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具体说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用“社稷”以泛称国家。B.平原君,名赵胜,为赵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四公子皆以招揽

4、宾客而著称。C.奚,文中意为“什么”,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奚暇治礼义哉”的“奚”意思相同。D.渎,文中意为“冒犯”;本义为沟渠,亦泛指江河,古时统称江、河、淮、济为四渎。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很尊重国君,但不主张盲目顺从国君,作为臣子,虽然违背国君的意愿,但能对国君有利,仍然可以被称作是忠诚的。B.荀子认为,臣子故意违背国君意愿,对国君造成不利,不管国家得失,只为维持自己的俸禄,结交党羽,这样的人是国贼。C.对于社稷之臣,因国君不同,认识也不相同,英明国君所尊敬厚待的人,昏惑的国君则会以为这些人是和自己对抗的敌人。D.东莱博议对国君不听劝谏做了独到的

5、分析,文中认为有的国君已经明白却还不改正,是因为他受到了某种利益的诱惑。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爪牙之士施,则仇雒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4分)译文:(2)深切著明,庶几君之一悟耳。(4分)译文:14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人臣应该怎样对待向国君进谏之事?(3分)【答案解析】10. (3分)CE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根据判断句式的特点,“所赏”后应断开,“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其后应断开。断句: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句意:所以英明国君所奖赏的人,就是昏昧国君所惩罚的人,昏昧国君所奖赏的人,就是英明国君所要

6、杀的人。评分参考:每答出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1. (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的能力。C.“奚暇治礼仪哉”的“奚:哪里,怎么。两个“奚”意思不同。故选C项。12. (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8. “臣子故意违背国君意愿”说法错误。原文“偷合苟容”,意思是苟且迎合国君。故选B项。13. (8分)(1) (4分)勇猛有力的武士被使用,那么仇敌就不敢兴风作浪;边境上的大臣安置好了,那么边境就不会丧失。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爪牙”“仇雒”“疆垂”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 (4分)(话语)深沉切实、显著明白,希望(

7、但愿、盼望、期待)国君能够省悟(醒悟、明白)。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1分:“著”“明”“庶几”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 (3分)谏言应该用在国君没有明白之前,而不应该用在国君已经明白之后;(国君)知道(不该做)而没去做,不须进谏;已经明白仍不改正(缺点),不应当再进谏。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而不在于君已喻之后”,意为:谏言应该用在国君没有明白之前,而不应该用在国君已经明白之后。原文“已喻而不为耶,是不待谏也;已喻而不改耶,是不当谏也”,意为:(国君)知道(不该做)而没去做,不须进谏;已经明白仍不改正(缺点)

8、,不当再进谏。【参考译文】材料一臣子服从国君命令而有利国君的,就叫作顺从;服从国君命令而不利国君的,就叫作谄媚;不服从国君命令而有利国君的,就叫作忠诚;不服从命令而不利国君的,就叫作篡夺;不理会国君的荣辱,不管国家的好坏,苟且迎合国君,用来维持俸禄,结交党羽,这就叫作国贼。国君谋划会有过失,做事会有过失,将会危及国家,社稷恐怕也会灭亡。不论大臣、父亲、兄长,有人能够进言给国君,进言采用就最好,不采用就离去,这就叫作劝谏;有人能够进言给国君,进言采用就最好,不采用就宁愿死,这就叫作谆谏;有人能够合力用智慧,率领群臣百官一起去勉强国君、矫正国君,国君虽然感到不安,但不能不听从,因此而解除国家的大患

9、难,去除国家的大祸害,使人民尊敬国君、国家安定,这就叫作辅助;有人能够违抗国君的命令,窃取国君的重权,反对国君的行事,用来安定国家的危险情况,除去了国君的耻辱,功绩足以成就国家的大利益,这就叫作匡正。所以进谏、诗谏、辅助、匡正的人,是社稷的大臣,国家国君的宝贝,英明国君所尊敬厚待的人。而昏昧的国君、受迷惑的国君,就以为这些人是和自己对抗的敌人。所以英明国君所奖赏的人,就是昏昧国君所惩罚的人,昏昧国君所奖赏的人,就是英明国君所要杀的人。伊尹、箕子,可以叫作进谏的人;比干、伍子胥,可以叫作谭谏的人。赵国的平原君,可以叫作辅助的人;魏国的信陵君,可以叫作匡正的人。古书说:“听从道,不听从国君。”就是

10、这个意思。坚持正义的臣子得到进用,那么朝廷就不会偏邪不正;劝谏、苦停、辅助、匡正的人受到信任,那么国君的过错就不会延续很久;勇猛有力的武士被使用,那么仇敌就不敢兴风作浪;边境上的大臣安置好了,那么边境就不会丧失。材料二进谏应该在国君没有明白事情之前,而不应该用在国君已经明白之后,这是做臣子的侍奉国君的常用的方法。可是国君已经明白了却不进谏,它名义上是一样的,其实却有两种情况。已经知道(不该做)而不做,是不须进谏;已经明白而不改正(缺点),是不应再进谏。既然说已经知晓了,他还不改正,为什么呢?是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故意冒犯危害啊。臣子中最极力进谏的人,我听到他的话,说:“这必定是奸险,这必定是欺诈,这必定会危险,这必定会败亡J(话语)深沉、切实、显著、明白,希望(但愿、盼望、期待)国君能够省悟(醒悟、明白)。现在国君已经知道事情为奸诈,已经知道会危亡,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直接去冒犯它,反而用飘忽不定的话来拒绝我,进谏又有什么用呢?大体来说,国君不知道事情不应该那样,所以应该告诉他不应那样;国君已经知道了不对,又冒犯地陈说不对,没有益处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