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06425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37项:皖南皖西酸化耕地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近年来,安徽省耕地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但仍有大面积的中低产田。而耕地酸化已是全省中低产田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这也是当前及未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整体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安徽省PH值V5.5的酸化耕地面积183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0.8%,集中分布于皖南和皖西。此区域中低产田存在的土壤酸化、贫瘠化、耕层浅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粮食产量与环境安全。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石灰类物质精准施用降酸、有机肥替代阻控土壤酸化、绿肥、秸秆还田、钙镁磷肥、耕作等配套措施控酸培肥技术,构建以“

2、降、阻、控、培”为核心的区域酸化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实现耕地酸化防治、土壤肥力提升与作物增产稳产协同发展。(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00年以来,酸性土壤改良相关技术分别在宣城、安庆等市累计推广600.4万亩。成果以皖南宣城市为中心建立了大面积的基地作为技术推广的载体和窗口,项目的实施不仅在示范区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通过中心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推动和加速皖南皖西黄红壤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2020年开始,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是全国首批开展酸化耕地治理试验示范的十三个省之一,在皖南和皖

3、西5个项目县酸化耕地上已建设试验示范区15万亩,其中舒城县、湾让区、广德市、歙县、怀宁县各3万亩。各县均建立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试验示范区(治理核心区)1个,总面积5.7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全省酸化耕地治理试验示范项目自实施以来,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了0.23,PH值平均增加了0.33,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0.6克/千克,全氮含量平均增加了0.16克/千克,有效磷含量平均降低了0.6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6毫克/千克,土壤容重平均降低了0.07克/立方米。舒城县、湾让区、广德市、歙县、怀宁县各县(市、区)项目区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31、0.36、0.23、0.37、0.3

4、6个单位,耕地质量等级分别提高了0.23、0.20、0.27、0.23、0.25个等级,耕地质量整体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四)技术获奖情况。被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遴选为全国43个退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之一。二、技术要点(一)土壤改良剂选择及用量。一般耕地土壤PH值4.55.5时,外源矿物消减还原性物质施用量:白云石(50100千克/亩)、沸石(50100千克/亩)、粉煤灰(IoO200千克/亩),pH4.5时可适当增加用量。其中白云石粒径以60目(0.25毫米)降酸效果最佳。(二)化学肥料选择。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确定肥料用量,防止化肥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尽量避

5、免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铁、硫酸锭等)施用。其中磷肥推荐钙镁磷肥,建议用量4050千克/亩。(三)有机物料投入。1 .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后茬作物种植前,前茬作物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将有机肥、钙镁磷肥及其他化学肥料均匀撒入土壤进行翻耕,使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525有机肥料标准,推荐施用量200300千克/亩,建议选择品牌产品。2 .秸秆还田+冬季绿肥翻压。水稻收获后留茬3040厘米,其余秸秆粉碎后,在绿肥(以紫云英为例)鲜草盛花期翻压还田,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也一同施用翻压。绿肥翻压时间:直播稻提前710天,移栽稻提前1015天。绿肥鲜草翻压量:直播稻100O1500千克/亩;移栽稻20003000千克/亩。绿肥翻压深度:1520厘米。(四)耕作及轮作制度优化。结合调理剂施用或绿肥翻压,每年至少深翻耕1次,翻耕深度1520厘米。优化轮作制度,酸化严重地区可改双季稻轮作为水旱轮作,或采用冬季用养结合。三、适宜区域安徽南部和西部的酸化耕地(PH值5.5)。四、注意事项实施秸秆还田+冬季绿肥翻压后,至水稻种植前不主动排水,防止养分流失。水稻采用无水层、浅水层灌溉栽培,绿肥翻压还田后1个月内尽量不排水,合理灌水。五、技术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