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40403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心律失常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心律失常药.ppt(5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1.掌握掌握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2.2.熟悉熟悉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熟悉心律失常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熟悉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3.3.了解了解 正常心肌电生理和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正常心肌电生理和抗心律失常药的致

2、心律失常作用。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心律失常的概念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结果:结果:药物治疗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心律失常药又存在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要正确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arrhythmia)即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起搏器、电复律、导管消融和手术等)两种。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心脏不同部位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及与心电图的关系心脏不同部位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及与心电图的关系 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

3、规划教材规划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1.1.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 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希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希-普细胞。普细胞。其动作电位其动作电位0 0相除极由钠电流介导。相除极由钠电流介导。2.2.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 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其动作电位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其动作电位0 0相相除极由除极由L-L-型钙电流介导。型钙电流介导。一、心肌细胞的分类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根据心肌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可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根据心肌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可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药药 理理 学学

4、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二、静息电位的形成二、静息电位的形成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安静状)是指安静状态下肌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是外正内负。态下肌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是外正内负。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药物、静息膜电位对药物、静息膜电位对APAP的影响的影响 静息膜电位水平改变影响钠通道的功能状态,静息膜电位水平改变影响钠通道的功能状态,也影响动作电位的发生。也影响动作电位的发生。当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当静息膜电位绝对值80mV80mV时,钠通道处于可

5、开放状态;时,钠通道处于可开放状态;当静息膜电位为当静息膜电位为-60mV-60mV时,能开放的钠通道数目明显减少,兴奋时,能开放的钠通道数目明显减少,兴奋 性降低、传导速度下降。如钙通道阻滞药。性降低、传导速度下降。如钙通道阻滞药。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三、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三、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action potential,AP)是指一个阈)是指一个阈上刺激作用于心肌组织可引起一个扩布性的去极上刺激作用于心肌组织可引起一个扩布性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化膜电位波动。APAP产生

6、的基本机制是心肌组织受产生的基本机制是心肌组织受到刺激时会引起特定离子通道的开放及带电离子到刺激时会引起特定离子通道的开放及带电离子的跨膜运动,从而引起膜电位的波动。的跨膜运动,从而引起膜电位的波动。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12304OutsideMembraneInsideNa+k+Ca+k+Na+PumpATPNa+Ca+Exchanger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心肌细胞膜电位心肌细胞膜电位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90mv(-90mv(心室肌、浦肯野心室肌、浦肯野)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0 0相(快速除极)相(快速除极)Na

7、Na+内流内流 1 1相(快速复极期)相(快速复极期)K K+短暂外流短暂外流 2 2相(缓慢复极)相(缓慢复极)CaCa2+2+和和NaNa+(少(少 量)内流,量)内流,K K+外流外流 3 3相(快速复极末期)相(快速复极末期)K K+外流外流 4 4相(静息期)相(静息期)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自律性细胞则为自发性舒张期除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自律性细胞则为自发性舒张期除极。离子通道:极。离子通道:NaNa+、CaCa2+2+、K K+通道。通道。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SA 结细胞膜电位(mV)0-50200 msecIf

8、or 起搏电流起搏电流Ca2+通道通道K+通道通道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APAP的形成的形成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mv30 0-70-900 0相相NaNa+内流内流1 1相相K K+外流外流2 2相相K K+外流外流,Ca,Ca2+2+内流内流3 3相相K K+外流外流4 4相相APD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RP)(ERP)当膜电位恢复到当膜电位恢复到-60-60-50mV-50mV时,细胞才对刺激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它时,细胞才对刺激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它反应快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

9、间反应快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RPERP)0 0相相-60mV -60mV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ARP)0(ARP)0相相-55mV-55mVERPERP与与APDAPD的关系的关系(1 1)二者同向关系,)二者同向关系,ERPERP在在APDAPD内,若内,若APDAPD延长,延长,ERPERP延长(绝对延长)延长(绝对延长)(2 2)ERPERP相对延长相对延长 即即 ERP /APD ERP /APD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ERP(effective refrac

10、tory period)ERP(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图解图解:ERPERP尚未终了时尚未终了时,期前冲动只可引起不可扩布的局部反应期前冲动只可引起不可扩布的局部反应ERPERP终了终了,4,4相开始前相开始前,可引起可扩布反应可引起可扩布反应,但但0 0相上升慢、低相上升慢、低4 4相开始后相开始后,膜电位已到静止电位膜电位已到静止电位,反应接近正常。反应接近正常。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1.1.折返(折返(reentryreentry)概念:是指一次冲动下

11、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概念: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单次可表现早搏;多次可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单次可表现早搏;多次可表现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室性等)。表现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室性等)。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解剖性折返:当心脏内两点间存在不止一条传导通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解剖性折返:当心脏内两点间存在不止一条传导通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征时容易发生解剖性折返。如:预激综合征(不同的电生理特征时容易发生解剖性折

12、返。如:预激综合征(WPW syndromeWPW syndrome)。四、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四、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解剖性折返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之间者,表现为解剖性折返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之间者,表现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心房内,表现为心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心房内,表现为心房 扑动或心房纤颤。扑动或心房纤颤。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存在解剖学环路;存在解剖学环路;环路中各部位不应期不一致;环路中各部位不应期不一致;环路中有传导性下降的部位。环路中有传导性下降的部位。功能性折返在没有明显解剖环路时即可发生,如急性心功能性折

13、返在没有明显解剖环路时即可发生,如急性心 肌梗死后细胞间耦联改变,导致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肌梗死后细胞间耦联改变,导致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正常传导正常传导单向传导阻滞单向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区反向传导阻滞区反向导通导通折返形成折返形成折返激动(reentry)发生的机制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2.2.自律性升高自律性升高 自律性:组织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自律性:组织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发生节律性兴

14、奋。原因:原因:窦房结的功能低下,潜在起博点功能增强,自发性窦房结的功能低下,潜在起博点功能增强,自发性除极速率加快;除极速率加快;最大舒张电位减小;最大舒张电位减小;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RP RP 减小到减小到60 mV60 mV以下,也会出以下,也会出 现异常自律性,向周围组织扩布发生心律失常。现异常自律性,向周围组织扩布发生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高血钙、低血钾)、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钙、低血钾)、药物中毒、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等。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等。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是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是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

15、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特点:特点:频率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呈振荡性波动,引起异频率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呈振荡性波动,引起异常冲动发放,即触发活动。常冲动发放,即触发活动。根据后除极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根据后除极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早后除极(早后除极(EADEAD):):2 2、3 3相中,为异常性动作电相中,为异常性动作电 位显著延长所致(位显著延长所致(NaNa+、CaCa2+2+内流)内流)迟后除极(迟后除极(DADDAD):):4 4相中(相中(NaNa+内流、内流、CaCa2+2+超载超载 )3.3.后除极后除极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16、早后除极早后除极 (EAD)(EAD)特点:特点: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2 2相或相或3 3相中;相中;主要由主要由CaCa2+2+内流增多所引起;药物、低血钾均可引起;内流增多所引起;药物、低血钾均可引起;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高(负值较小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高(负值较小),),除极频率快,振幅小。除极频率快,振幅小。C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AB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BA 1000ms 60/min 750ms80/min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迟后除极迟后除极 (DAD)(DAD)特点:特点:发生在完全复极的发生在完全复极的4 4相中(舒张早期);相中(舒张早期);细胞内细胞内CaCa2+2+过多而诱发短暂过多而诱发短暂NaNa+内流所致;内流所致;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低(负值大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低(负值大),),除极振幅较大。除极振幅较大。药药 理理 学学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5.5.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靶点学说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靶点学说 心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如心肌细胞膜上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