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体系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32”体系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5432”体系,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发展,审计体系搭建与完善的讨论不断深入。通过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充分梳理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搭建国有企业“5432”审计监督体系,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审计计划的五个维度在制定审计计划时,从组织关注度、项目重要度、业务成熟度、管理风险度、审计覆盖度这5个维度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该项目是否作为被审计项目而纳入审计计划中。组织关注度:该项目是否为企业管理层所关注及重视的,是否是在企业的高层会议上经常讨论或反复强调的。项目重要度:该项目的投资金额、业务性质、产出成果等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是具有战略意义等。业务成
2、熟度:被审计项目的运行是否成熟,是否为新兴项目,相关的配置制度及管理等是否健全。管理风险度,该业务是否曾经出现过相关的经营风险,如法律风险或监管风险等。审计覆盖度:该业务是否曾经被审计过,审计的频率如何等。审计执行的四个阶段审计计划制定以后,进入了审计项目执行工作,在“5432”审计体系中,将审计执行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审前调研阶段:审计团队应开展充分的审前准备工作,这里既有“向外看”的调研对标,又有“向内看”的分析整合。“向外看”即借鉴外部单位同类审计项目的案例,包括审计关注点、发现的问题、应用的审计方法等,汲取营养、吸收经验,完善自身审计项目的整体思路。“向内看”即在企业内部对该审计项
3、目进行调查,与各级经营管理层沟通,搜集审计项目的相关情况反映等,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铺垫。项目启动阶段:审计项目启动标志着审计工作的正式开始,要充分体现仪式感及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态度。在此阶段,应完成审计通知书的下达、审计对接人确定、审计项目启动会等。必要时应在审计项目审批完成后,与被审计项目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告知被审计原因、审计范围及审计时间安排等,为后续的执行审计打下良好基础。开展检查阶段:审计项目开展阶段需按照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执行审计程序、进行审计检查并发现问题,如对业务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及确认项目风险点;调取重要的经济合同、项目档案、会议纪要、财务凭证等实施全过程检查
4、,保证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关注管理的缺陷及异常的数据波动等可疑点,充分体现防舞弊的职责等。工作汇报阶段:审计工作应建立定期、定时汇报机制,如季度、半年度,将近期审计工作重点、项目的安排以及进展等向主要领导汇报,同时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需及时向主管领导请示,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失风险,体现审计工作的意义。审计整改的三个机制为保障审计整改工作的完成,在“5432”审计体系中建议制定审计整改的3个机制。整改监督机制:审计整改需要有效且严格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整改台账,设定整改期限,跟踪被审计单位整改进程,整改责任部门应按要求及时上报整改情况。整改考核机制:审计整改考核是审计整改的有力
5、推手,整改情况应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加大整改监督效力整改回头看机制:一方面通过对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通报,让没有被审计的部门对标问题自查自纠,通过自查进行风险面的扫描。另一方面,对审计项目中涉及面广、风险系数高、问题易反复的审计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在下一年的审计工作中进行回头看,完成具体审计问题风险点的排查。审计工作的两个保障完善的审计工作保障机制可以有力保证审计工作开展,帮助审计团队更加有效识别企业各项经营管理风险,在“5432”审计体系中需为审计工作提供两个方面保障。审计资源保障:审计工作需要有力的资源支持,这里既包括审计人员的调配又包括审计经费的保障。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并持续接受后续教育培训,保持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审计工作开展所需的必要经费应予以保障,根据审计工作计划情况列入本单位预算。信息渠道保障: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审计人员对自身企业的重大、重要经营情况及时掌握,充分识别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这里需要保障审计人员的信息获取渠道,包括向审计组开通相关业务的查询权限,如各层级会议纪要查询、财务信息及凭证资料借阅、经济合同档案的查询等,也要建立重要信息的定期报送机制,如定期向审计机构报送财务经营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重要的项目管理及风险监督控制数据等,让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充分地了解财务、经营、资产、战略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