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山工》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题:挑山工日期:6月16日班级:四(3)班人数:49教时:全一课时执教:XXX一、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梳理信息,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2 .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挑山工语言中隐含的深刻哲理。3 .通过类文阅读,升华主题,感受像挑山工这样普通劳动者身上不普通的精神,对平凡中的伟大心生敬畏。教材分析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点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本文通过对挑山工的描述,歌颂了他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挑山工是极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对人物的勾勒中,蕴含着
2、很深的用意。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使平凡人物闪烁着不凡的光彩。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悟人物形象的能力,但缺乏一定的方法的指导,基于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本节课更注重方法的指导。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方式一、占诗导入,奠定基调1、指名读望岳2、泰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古诗指名交流齐读。预设:壮观、险峻、巍峨。二、梳理感知,明人物职能1 .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冯骥才先生登完泰山回来画了这样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2 .读外貌描写片段。图文结合,你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读挑山工的外貌描写。指名交流相机点评:你结合生
3、活,展开想象,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读出了他工作的艰苦。(板贴:外貌透艰辛)三、品析言行,悟人生哲理(一)聚焦动作,品登山之难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默读略读提示,看看里面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2、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小节写了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3、学习任务二:(1)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圈圈出挑山工登山的关键词;(2)结合关键词,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4、理清登山层次。5、你们知道挑山工为什么这样登山吗?6、作者冯骥才和你一样,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刚刚同学们找到的第5自然段中挑山工的几句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二)聚焦语言,悟登山
4、之理1.学习任务三:默读第5自然段中挑山工的话,联系上下文(PPT标红),想一想从挑山工的哪些话中,你受到了启发,悟出了怎样的哲理,在书上做批注。2.重点解读,相机板书。3 .小结:挑山工的话是多么朴实,我们一起读。4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理解了朴实的话语中蕴藏的深刻哲理,做好一件事首先要一一认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一脚踏实地、坚持不懈。5 .从泰山回来,冯骥才先生画了一幅画,引读第7自然段。6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7 .文章最后说“因为我需要它“,它”指的是什么?8 .只有“我”需要它吗?还有谁需要它?什么时候需要它?小结:这精神就蕴藏在挑山工朴素的话中,我们再读!交流略读提示交
5、流出示第1、5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读1、5小节。学生读找到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说一说。搭、挂:负重登山的。一手搭一手甩:呈现的是登山的姿势。交流优缺点。读第4小节。联系上下文交流。齐读第五自然段。互动交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哲理。读第7自然段。再读挑山工的话。明确两个任务:怎么登山;品读语言,感悟哲理。登山的方式不仅从动作中得以呈现,还藏在人物的语言中。预设1:聚焦动作,说清楚圈画的关键词是什么,用上动词说怎么登山的。预设2:折尺形路线。一边画一边结合折尺形路线图说说是怎样登山的。预设:优点:不碰台阶、省力气、保护膝盖缺点: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板贴: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相机点评时强调“
6、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板贴:语言蕴哲理联系生活,让我们对道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预设:“它”是这幅画,更是这幅画背后蕴含的精神: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四、勾联拓展,升华精神1.像挑山工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出示重庆棒棒军、黄河上的艄公、天游峰扫路人三幅图片)2 .学习任务四:读学习单中三段文字:重庆棒棒军、黄河的主人、天游峰的扫路人,你发现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 .小结: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他们工作艰辛,却任劳任怨,默默坚守,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缔造者,于平凡中成就伟大O四人小组说一说。预设:他们都是从事着极其普通的职业,工作艰辛,但是他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令人敬佩。板书设计9挑山工外貌透艰辛联系上下文动作显智慧联系生活语言蕴哲理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