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法原理及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门法原理及作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开门法原理及作用1、第一道门阑门穴帆剑联分部阑门穴Hl脐定位:脐中上1.5寸意义:补土派脏腑点穴独有来源:根据李东垣补土派思想添补的关键要穴主治:调理中焦之气具有初步开门的作用,是补土派脏腑点穴独有的开门首穴,也是打开中焦的关键要穴。阑门由来一广义的胃有五窍之说,分别是:咽门:食物从口腔至食道的门户贲门:食物从食道至胃的门户幽门:食物从胃至小肠的门户阑门:小肠与大肠之间的门户魄门(肛门):排出糟粕之处胃之五窍:咽门、贲(n)门、幽门、阑门、魄门2、第二道门建里穴由创联合部建里穴肚脐位于脐中上3寸,建立协调胃肠间邻里关系定位:脐中上3寸意义:进一步打开三焦使上下经气贯通,平和脏腑主治:脾胃、肠胃
2、之间的问题3、第三道门气海穴位于脐中下1.5寸,属于下丹田,大气所归之处定位:脐中下1.5寸意义:调动肾间动气,滋养全身主治:肾的问题4、第四道门带脉穴(1)带脉有两层含义:奇经八脉中的带脉经络人体侧腹部的带脉穴(2)带脉和其他经脉不同,是唯条横向经脉,如腰带般环绕腰部,约束所有纵行经脉。故打开带脉穴,纵行经气才能正常运行。定位:腋中线与脐中线相交处,左右各意义:约束人体纵行经脉,打开带脉穴,纵行经脉的经气才能正常运行主治:对妇科疾病有一定作用。5、第五道门章门、中魔穴(1)章门穴:位于人体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中魔穴:位于人体脐中上4寸章门穴:肝经上的穴位调节肝五脏经气会穴调节五脏脾的募穴
3、调节脾中脱穴:任脉上的穴位六腑经气会穴调节六腑胃的募穴调节胃对调理五脏六腑经气起着决定性作用(2)从会穴角度:章门是五脏经气的会穴中脱是六腑经气的会穴调动脾胃功能助力气血生化从募穴角度:章门是脾的募穴中脱是胃的募穴6、第六道门梁门、石关穴(1)石关穴:脐中上3寸(建里穴)旁开0.5寸梁门穴:脐中上4寸(中脱穴)旁开2寸向创联合部中脱穴1二士梁门穴石关穴一0.5寸.肚脐梁门穴: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梁通“粱”,粮食;门即门户水谷由此而入胃之下部,犹如梁堰以障水谷之上逆,故称梁门石关穴:属于足少阴肾经,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水谷入肠之大关,其坚如石,故名石关(2)功效:上治心下满,下治腹泄泻,中治脾和
4、胃;妇人无子,恶血上冲,腹痛难忍,点通左梁门右石关,定破腹部诸坚满。7、第七道门巨阙穴定位:脐中上6寸,任脉穴位功用:心的募穴,打开上焦的关键要穴巨阙穴常见不适:胃脱痛心脏痛或心窝痛肝病、胆病阑尾炎疼痛火生土,生我者为母,故心为脾之母心阳温煦,助脾运化;心脾不合,火不暖土,脾虚失运,则有反胃、吐酸、腹胀、便澹等等8、第八道门期门、日月穴期门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肝经上的穴位日月穴: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胆经上的穴位(1)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肝的募穴肝经、脾经和阴维脉的交会穴疏调肝脾,理气活血(2)日月穴:属足少阳胆经,胆的募穴胆经、脾经的交会穴调理肝胆的要穴9、第九道门膻中穴定位:两乳头
5、连线中点,平第4肋间,任脉穴位功用:心包经募穴,肺经、脾经、心经、肾经和任脉的交会穴,对三焦气机的调节有重要作用膻中穴:对心脏病有调节作用对全身气机亦有调节作用使人体中气充足,气机畅通10、第十道门肩井穴定位: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属足少阳胆经、少阳三焦经、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肩井穴:调理五劳七伤调节人体经气,缓解疲劳对肺部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11、第十一、二道门风府、哑门风府: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骨下沿凹陷处哑门:位于风府穴下0.5寸(1)风府穴:风邪常聚之处,可调节风邪病属于督脉,是督脉和阳维脉交会穴人体四大海中的髓海,与脑髓相通功用:调理头痛、半身不遂、中风和高血压等(2)哑门穴
6、: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属于督脉,亦是督脉和阳维脉的交会穴人体四大海中的气海,气血输注的重要穴位功用:调理中风不语等等12、黄帝内经灵枢海论“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日四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13、第十三道门大椎穴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督脉穴位,六阳经汇聚之处,通调六经的经气,四海中的气海。大椎穴:高血压低血压五劳七伤等14、第十四道门膏肓穴第四Ie推籁突3寸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元气通过之地。功用:调理五劳七伤,久病不愈,久治不愈等病。小结:开门法十四道门,十七个穴位以调理脾胃为先,使气血生化有源;再打通中焦,使三焦通畅;再疏肝胆,承上启下以提高人体自愈抗病能力为目的,扶正3区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