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单元作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给习作接点地气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单元作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给习作接点地气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让单元作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给习作接点地气摘要:部分小学生习作困难,作文课上无从下笔,畏难情绪十分严求,甚至假话连篇;老师开展作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感到困惑。如何有效解决呢?本文重点从做好单元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素养”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探索,解决小学生习作困难。彻底改变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状,让习作接点地气!关键词:问卷分析,写作素养,单元教学,作文衔接,生活实践引言:为J解决部分小学生习作困难,畏难情绪严重:作文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箔者经过问卷调杳发现:课堂上做好“单元课文教学与作文的衔接,生活中让学生“写作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有效改变学生习作困难的问题,让学生从此喜欢上习作。
2、为了探索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我对某校三到六年级习作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小学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共问卷100个写作困难的学生,共计400名学生。左面是具体调查问卷样卷。具体内容:1、肚子里有话,表达不出来。()2.不会观察。O3.写作时,无话可说,不知道从哪下手。O4、不知道如何与具体,耳清楚。O5、不知道怎样写出真情实感。O6、作文技巧不高,篇章结构把握不好。O7、要求太高,难以达到。()”8、作文逐日缺乏新意,脱离生活。O9、题11太难,一时无从下笔。O10,写作时,心里面的内容比较模糊.ZfTTfQK9MXPMiM4Tiwm-r*.*wrUt.MMta.miM.I*ffliiWftHS
3、)此问卷共计10个题目,主要从两方面去调查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1.学生写作素养不高。2、学生写作难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致写作困难。其中1至7题反映学生写作素养不高的题目;8至10题反映学生.写作难以与生活实践相机结合导致写作困难原因的。在问卷400个写作困难的三到六年级学生中,共收到仃效问卷393份,回收率8.3%,此次调查问卷有效.统计发现,1至7题打“J”的共计2428生次,约占总次数2751的88.3%。8至10题打V的共计1017生次,约占总次数1179的86.3%.从调查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困难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写作素养较差。2、写作难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谢查
4、问卷结果显示作文教学,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远远不锵。要想改变学生写作的困难,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去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构建小学作文单元教学和实践相结铲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它包含两个方面:一、做好单元课文教学与作文的衔接,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统编教材非常注重“单元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注重“单元教学”,运用好”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版块内容形成,作文合力“,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困雄:让“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使这些“方法和运用”在习作中得到落实,学生的习作素养将会得到较大的提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呢?1、熟悉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习作有模可寻。如何熟悉文章的结构,不是作文课那两节所能做
5、到的,它的功夫在平时课文教学中.单元教学就是这个特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一单元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去选文的。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大臼然某一具体事物为主题,来选的四篇文章。其中第一篇是三首古诗,我们不做分析。每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结构,以燕子为例来分析: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了的喜爱之情。那么本文采用什么结构来组织的呢?燕子课文结构清晰,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笔勾勒小燕子的外形,凸显它的活泼可爱;第二自然段描写二三月的春天,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r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活泼机灵:第
6、五臼然段描写了燕子休憩时的有趣画面。这几个方面就构成了6燕子这篇文章的结构。教师上课时,如果从“小燕子的外形一一存天燕子飞回一一飞行的姿态一一休憩时的燕了这几个方面来梳理,使学生对本文结构有个整体把握,这样个板块一个板块有机组合在一起的“通过这块整体感知,小燕子的形纵便呈现出来。学生对此文章的结构也清晰起来,在写作时,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同样荷花昆虫备忘录3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注重这方面的教学,通过这几篇文章结构的学习,学生在本单元作文练习中就会有一定的作文“模子”可循,而不是拿到题目后心中空荡荡,对文章没有一个整体把握.2,联系单元课文教学,感受每篇文章写具体的“道术。如
7、何把文章写具体、写真实呢,这还是要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去学习。还是从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来举例:那么这些文章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呢?以荷花为例.我们发现作者为了把文章写具体,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1)对荷叶、荷花的具体描写,以及荷花的想象描写。为了把荷叶、荷花写具体,作者从它们的数量、大小、颜色、各种形状,写得非常具体。作者观察得十分仔细:嗅觉描写:“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视觉描写:“荷花己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目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落儿。有的花褥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耍破裂似的.,”隹个二、
8、三自然段都是视觉描写。分别从数量、颜色、形状几个方面细细地把看到的写得很具体.(2)把自己想象成荷花。“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阵微风吹过来,我就朗朗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姑蜓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F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通过阳光”雪白的衣裳做风舞蹈”把作者的想像写的十分具体。6荷花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这两大块来把文章写具体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分析教学,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素养会慢慢积累的。把文章写具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老师长期的利用单元课文去教学去熏陶,学生形
9、成r写作素养才行.3、联系单元课文教学,感受每篇文电写生动的“艺术。那么,荷花乂是如何写生动的呢?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型冬录的大圆盘。”本句采用了动作描写“挨挨挤4J12挤把荷叶数很多稠密的特点生动地写了出来,其次,采用了比喻的方法,用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把荷叶的形状形象地描察下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个冒字鲜活地把荷花的亭亭玉立,以及花开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如现眼前“没有作者具体的观察,没有词语的认真推敲,像“冒”这样的生动词语是很难用好的,这些经典的语文元素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点一点的去品味,去琢臃。教学中,如果老师都能抓住每课的重点生动的句子去教学,一篇篇文章的
10、积累,学生的描摹素养会越来越好.4、联系单元课文教学,落实课后“小练习”让学生写作的“道”与“艺”得到提高。比如:古诗三首课后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这道题目学生如果掌握了,在习作中如果内容相符,就可以去引用古诗里面的经典存句,来增强习作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会背,会默写的好处。燕了课后第三题:“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读读,再抄下来。”目的让学生积景优美词句,并且感受写法.以便在习作中得到应用。荷花课后第四题“小练笔”具体内容是“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了荷花的不同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花。”目的让学生学练结合,学习叶圣陶先生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写法。今后在习作中得到应用
11、,提高写作技巧。作文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单元课文,它是作文素养养成的基础,课文教学老师要多想想作文,每篇课文都是精选的范文,我们不可小觑。老师要仃从“课文中来”到“习作中去”的理念“只有作文与课文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绵延,作文教学才会生动有趣。二、习作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习作离不开生活,无论学生的习作素养多高,失去生活,只能假话连篇,失去生活的真”,作文习作也就变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就无话可写,久之,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写作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要从下几点去做:1、单元备课,找出本单元习作内容,提前让学生去生活里实践,寻求文学的*多接点地气.拿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卜册第一单元”来举例。老师首先对本单元进行照体
12、备课,知道本单元主要围绕大自然的景物”为主题来组织的:d古诗-:首3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本单元的习作话网是“我的植物朋友”,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借助记录卡,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卜.来。通过本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备课知道本单元的专题内容,上第一课后,我就把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我的植物朋友”布置给学生,并不是让学生写文章,而是要求去观察生活中的植物期友,并完成“记录卡”。第一单元的课程上完,大约需要两周,而在这两周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习观察植物,学生就要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和交流。绝不能京个题目就让学生去写作,没有大量的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凭感觉去写作
13、文,怎么能把作文写真实呢?2、指导实践,让习作有话可写。老师布置好习作内容是开头,下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间要不间断地观察学生“习作的内容”观察实践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要进行交流,对观察实践的结果进行指导,鼓励。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方法,有目标.比如根据上面布置的题目“我的植物朋友”,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完成的“记录卡”,看看谁观察的仔细,谁记录得其实,谁的观察方法值得表扬,等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交流指导,两个星期卜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内容也真实J假话空话的现象就没有了.由于是写他自己观察的内容,所以写作兴趣也上来J总结上面论述的两个方面,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解决学生习作上的难题,我们只有根据统编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作文单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学生习作困难和老加作文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局面,让学生多接触生活,爱上习作,文中多接点地气,写出生活的真”!参考文献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下册教Wi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