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劳动上册教学设计整理书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劳动上册教学设计整理书包.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二年级劳动上册教学设计整理书包一、教学目标L在劳动中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理解家人的艰辛,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2 .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掌握整理书包的小技巧。3 .学生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4 .通过“榜样”的学习,养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劳动品质。二、教学准备课本、文具袋、收纳袋、水杯、纸巾、书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整理书包的技巧,体验分类整理书包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视觉呈现。难点: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的培养。四、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榜样学习法学法:动手实践法、小组讨论
2、法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新知呈现1 .创设情景,引出主题。像歌曲所唱,小小的书包作用大,它能装上我们的文具、水杯、外套等等。每天背上它,与它形影不离,和它的感情可深了!(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个“书包”)这不,小明同学就用文字写下了它对书包的感情.提问:从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小明对书包的喜爱,同时,还可以看出他有一个烦恼,同学们,请告诉我,这个烦恼是什么?学生:书包太乱、太重了!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书包究竟是什么样子?看完小明的书包,有没有觉得:你的书包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忙,有时也是这个样子的?师:作为好孩子,我们应该帮父母分担一下生活压力。那么,今天我们就
3、从学习整理书包开始吧!(板书课题)。2 .了解功能,实践操作(1)请认真观察书包各个区域的功能,想一想每个区域应该放置什么样的学习或者生活物品?我们的小物品(红领巾、水杯、纸巾等)应该放到哪里比较合适?(2)学生第一次实践操作。熟悉了书包的基本区域及功能后,老师想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书包整理好,因为接下来,我们将有一场“找朋友”的比赛。(3)检测实践效果(比赛:找朋友)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令,快速地找到要求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发指令:请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数学课文,找好后摆在桌子右上角,并起立。老师采访前几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学生1:因为我的物品总是放在固定
4、的位置。学生2:因为我将物品分类放置了。3 .组内交流,组间互评。(1)小组讨论汇报;看来,我们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刚才同学的分享,相信同学们有了一定的启发,现在,请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在整理书包时,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物品?(2)每一个小组汇报完后,老师板书各小组总结的方法。(3)小组间评互价,老师小结小组间评价、学习小组1评价:他们小组收纳功能比较好、节约了时间,但太占用空间。小组2评价:他们小组很有条理,但当书包的物品较多时,比较繁琐。小组3评价:他们小组分层的方法,不利于锻炼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总结:实际上,由于每个人
5、的需求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我们整理书包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觉得:只要我们把书包整理得有条理、整齐、美观,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需要的物品,就是一种好的整理方法,你们同意吗?4 .再次实践,养成习惯师:我们刚才相互学习了这么多整理书包的方法,相信对你们一定有很大的启发。有没有想改进下自己整理书包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整理书包,给我们的学习用品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好吗?师:这一次,同学们整理的书包,明显比上次整洁、有序多了!小物品也摆放的很到位!我希望你们能将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这里有一种好习惯养成的方法一一“21天习惯养成记”。如果你要想要改变自己,想养成好的劳动习惯,请你坚持至少21
6、天,慢慢地就会成为你的习惯了。5 .榜样引领,善学善思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哥哥,他叫XXX。他在日复一日整理书包的过程中,就想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书包,在爸爸的帮助下,终于发明了一款新型书包,并且在去年底,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专利证书,让我们来为他点赞!从XXX小哥哥的经历,你们有什么启发呢?总结:说的很不错!生活中的很多小发明小创造,都是在生活经历当中悟出来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就能将想法变成一种创造力。(三)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同学们,今天你们互相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学会了整理书包。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或感受。学生1:妈妈每天那么忙,还要抽空帮我整理书包,太辛苦了!今天学会整理书包后,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妈妈的负担。学生2:今天,我学会了整理书包。以后,我要多学本领,不断强大自己。学生3:我今天非常有成就感。原来,学会劳动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四)结束语:说的非常好!那么,从今天开始,正式开始你的整理书包“打卡”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