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的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围绕“一轴两区五带”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补齐“三农”发展突出短板,稳固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有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农业基
2、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二)坚持聚焦短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市建设,突出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着力补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水利补短板工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设施信息化等农业领域短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协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利用债券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四)坚持分类实施。加强项目建设前期规划、论证和储备。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统筹,分类实施补短板项目,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推动在建项目
3、顺利实施。(五)坚持系统治理。践行“两山”理念,遵循自然规律,统筹自然条件、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将治田、治水、治山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有机结合,系统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问题。三、工作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达到480万亩以上。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360万亩;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服务人口比例达到5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以上;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5、0.6以上;厕所革命深入推进,70%的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效补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化、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四
4、、重点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55个等级以上。开展高标准农田田块整治,优化农田结构布局,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进行土地平整,确保连片田块规模适度,基础设施占地率不高于8%,有效提高丘陵区梯田化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和改造输配水渠(管)道、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加快建立与
5、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粮油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加快农田配套设施建设,配套新建田间道(机耕路)、生产道路和桥涵配套设施,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提高宜机化率。因地制宜对粮食生产区供电设施进行改造。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统筹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进有机肥资源合理利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二)加强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基础。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保有量
6、、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4万亩樗荒耕地恢复耕种,13万亩受污染耕地土壤得到治理。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对零星分散耕地进行整合归并、提质改造、综合整治,不断加强农田设施配套和后期管护,形成集中连片、质量更优的耕地,夯实调整完善或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基础。加强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储备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逐步将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优化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粮食功能区种粮补贴机制,出台种粮保
7、障激励政策,开展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强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治,对新增耕地“非农化”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存量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措施,稳妥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按要求整改到位;对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逐步恢复种粮;对非粮种植的永久基本农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过渡性生产安排,逐步完成整改;对调整为非耕地的已建高标准农田,及时补划补建;对种植柑橘、茶叶等树龄老化、经济效益低的区域逐步改种还粮。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因地制宜采取品种调整、水肥调控、酸化治理等农艺措施调控,控制重金属污染物向食用农产
8、品转移,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实施耕地土壤重金属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优先调整种植结构,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将生产超标农产品的严格管控类耕地退出食用农产品生产,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以上。(三)补齐水利设施短板,保障农村饮水和农业生产安全。实施骨干水源、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引调水、重要江河防洪治理等水利补短板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新建和巩固骨干水源,实施白家河水库等4个重点水源工程,开展西北口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6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水源可靠稳定。推进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夷陵区鸦鹊岭
9、镇供水系统升级等8个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工程,新增、改善农村供水人口20万人。提升灌区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东风渠、当阳巩河、秫归京林等8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改善、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5万亩。新建一批引调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引江补汉工程,加快推进清江水系连通工程、江北城区两河六库连通工程、冯冲水库至善溪冲水库连通工程和当阳市引漳入城工程,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提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宜都、枝江、藻亭、高新区长江崩岸治理,实施沮漳河流域、清江流域防洪治理,推进长阳自治县枝柘坪、当阳市百里长渠等4条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进一步完善全市江河防洪体系。(四)着力开展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巩固
1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实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改善乡村面貌。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愿改尽改、能改尽改”原则,围绕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不低于85%的目标,整村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稳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乡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统筹建设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推进农村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70%的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垃圾按照就地分类、源头减量的原则,建立以村集并、镇转运、县处理为主,边远地区分散处理为辅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o开展农村水
11、系治理,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河道清洁、行洪畅通、生态健康;支持当阳市、远安县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夷陵区下堡坪、种归县九嘛溪等9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建立流域水土流失防护体系。(五)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结合城市大脑建设,抓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运用,实现水利、水文、气象等农业基础设施信息采集全覆盖,实现水利工程及水雨情信息全感知,着力构建“网格化+大数据+大服务”的高效治理模式。开展智慧水利建设,完善智慧水利云数据服务中心和工作平台,新建、整合各类监测站点744处,实施智慧水利一张图,实现水利工程精
12、细化管理、水利业务综合管理等多终端智能协同应用。开展智慧气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加快推进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搭建数据实时接收、处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气象观测数据信息化开放共享;加快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极目”APP,打造“预报服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实现气象信息智慧化推送、直通式服务、普惠式传播;依托省柑橘气象服务中心、市经济林果农业气象试验站,对柑橘、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开展针对性气象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开展智慧水文建设,加大水文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力度,加快基本水文站改造升级,新建水文站6个、改建12个,新建水位站4个,新建雨量
13、站15个,改建水情分中心1个,建立、完善测站管理、水情分析、洪水预报等6大系统,实现水文全要素在全流程的自动化测报和智能化服务。(六)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后期管理。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理,按照粮食安全考核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计划的要求,完善田间工程和用水计量条件;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验收后及时确权登记,办理移交手续;明确管护责任和主体,健全管护机制,发挥长久效能。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统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建设,严格新增耕地检查验收,充实补充耕地指标储备,用于占补平衡;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要求,推动建立耕地“数量、水田、产能”三类指标储备库,实施分类储备和核销管理;深入推
14、进增减挂钩工作,通过拆旧复垦、集中还建和土地置换,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压力,合理开发利用农民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和闲置地,用于补充耕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护,持续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公司化改革,按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的思路,以县为单位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供水服务,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县级供水保障机制,每年按农村人口每人不低于3元的标准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五、工作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系统研究,切实
15、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的统筹指导,全面系统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二)加快项目实施。各地各部门要对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强化组织实施,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任务。要科学高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审批时效,提高投资效益,妥善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征地、利益协调等问题。(三)积极筹措资金。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地要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要支持将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
16、券申报使用范围,指导县市区申报使用地方政府债券。建立奖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和受益主体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四)强化督办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制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年度目标、责任清单和项目清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进行跟踪督办,推进任务有效落实。附件:全市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任务清单附件全市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任务清单2023年目标任务2023年目标任务2025年目标任务牵头单位E高标准农田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27.9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03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含补建)市农业;名农田水利设施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市农业;J推广良种良法和TM化粮油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绿色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