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实施方案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加速调整,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现代流通更高水平支撑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拓展全球流通网络,培育跨国流通企业,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配置能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我超大规模经济体引力场作用,聚集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促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发展基础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商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规则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基本形成,商品和
2、资源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持续改善。商贸流通稳步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商业设施加快完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020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达到86.5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4。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现代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服务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有效推动流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7%o交通运输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3、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城乡覆盖和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货运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国货物周转量19.7万亿吨公里,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金融信用支撑不断加强。金融领域多层次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1PS)投入运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流通领域信用建设加快推进,信用服务产品惠及范围不断扩大,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形成,诚信商业文化逐步深入人心。二、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统筹城乡交通网络整体布局和一体建设,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补齐县城交通网络短板,强化县域流
4、通承载能力,推进市政道路、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衔接联通,加强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偏远县城乡镇及特色农产品主产区通用机场建设和功能完善,统筹谋划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畅乡农村公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与改造,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o加快乡村产业路和资源路建设,有效串接田头市场、家庭农场以及供销、邮政快递等网点。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农林作业、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功能的通用航空设施建设,在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加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深化现代流通市场化改革着眼于发挥市场在流通领域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塑造市场化、
5、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构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一)推进商品和要素高效流通和配置加快现代流通重点领域市场化进程。推动大型流通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铁路、民航、邮政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形成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流通领域市场交易,按市场化原则提供融资、担保、保险等综合服务。完善流通领域数据资源确权、交易、应用等规则,建立健全流通数据资源采集、传输、链接等规则,加快培育流通数据交易平台,健全数据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数据资源合规交易、安全高效利用。完善流通领域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鉴定、评估、定价与交易机制,促进更多专利技术
6、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高重要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力。推进全国性能源、粮食、矿石等资源性产品交易平台和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扩大上市交易品种范围,形成重要资源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培育资源整合能力强、经营网络覆盖广的跨国大型贸易商,提高进口大宗商品大规模集中采购水平,提升集采对国内发展的带动力和国际价格影响力。推出航运指数期货等创新产品,支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等领域期货产品扩面。完善期货监管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期现联动。加大商品期货对外开放力度,探索结算价授权等多元化开放路径,吸引境外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健全一体衔接的规则和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实践,制修订适合我国
7、国情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完善商品命名、编码、计量等规则和规格、品级等标准。完善市场交易准则,严禁设定不合理结算方式、拖延付款期限等行为。推动流通领域国家、行业、团体、地方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推动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物流技术标准优化升级,强化各种运输方式、各物流环节衔接。加大流通领域规则标准实施应用力度,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引导产业技术联盟率先推广,支持骨干核心企业示范引领。推动流通领域基础设施、载运工具、集装设备、票证单据、作业规范等标准相互衔接和应用,加强与生产领域规则标准对接。开展规则标准研究、互译、互认等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我国优势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引领,营造高水平经贸规则标准应用
8、软环境。(二)完善流通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优化流通领域商事服务。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优化“一网通办”、“一窗办成”业务流程,推进流通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商事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完善流通领域融合发展业态的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统一优化消防、环保、卫生等管理规定。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幅削减流通领域行政许可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加快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研究制定流通领域通用性资格资质清单,统一规范认证程序及管理办法,推动在全国范围实现互通互认互用。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进流通领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探索建立流通领域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
9、,强化跨区域行政执法协同配合机制。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审查机制。加强流通领域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分析市场结构,依法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各地区不得要求连锁经营等流通企业在本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市场主体,不得对未设立具有法人资格市场主体的连锁经营企业在给予补贴补助等惠企政策时采取歧视做法。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良性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建立健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合规自律机制,促进流通企业合规管理。四、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对现代流通的保障能力。(一)完善流通金融保障体系提升国内支付保障能力。
10、持续强化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提升支付清算系统业务服务能力、业务连续性和管理水平,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资金正常流转,满足支付需求。健全流通领域的非现金支付框架,完善全环节、全行业支付配套设施,加快上中下游企业间资金线上流动。完善城乡商业设施支付受理环境和服务水平,大力推广移动支付,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电子票据、供应链综合支付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探索对流通领域的支持作用。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支持企业在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
11、态领域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人民币计价结算使用占比。扩展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安排,支持相关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以直接或间接参与者方式接入C1PS,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动与境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服务,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效率。持续拓宽C1PS境外业务覆盖面,更好服务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监管,增强金融支持我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能力。推动银行机构进一步开展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与能力。研究探索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建设,为流通企业提供优质账户服务。丰富完善流通领域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流通领域保险、融资担保
12、等配套机制,合理分散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引导保险机构继续完善流通领域货物运输等保险服务,丰富对流通各环节的保险供给,为流通领域提供更精准的保险保障。建立流通领域融资项目库,梳理龙头流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等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支持力度。发挥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加大对商贸、交通物流、农村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与新型消费相关的支付环境,规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优化平台企业收费,降低流通交易成本。(二)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供应链金融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相关标准、流程,确保数据流转安全合规,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
13、用,为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场景化及风控模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供应链票据平台系统功能建设,加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与政府采购系统等对接,为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融资提供多维信息支撑。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推进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数字化和要素标准化建设,强化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联动,提高登记公示办理效率。健全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优化供应链金融监管机制,探索对供应链金融实施差异化监管。研究制定供应链金融行业规范,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和统计口径统一。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完善数字化风控体系,强化交易真实性审核和全流程监控,防范虚增虚构应收账款、存货及重复抵质
14、押行为。推动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资源权属“应确尽确”,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鼓励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第三方机构加强信息协同和共享合作,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金融服务效率。丰富供应链金融产品。鼓励核心企业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支持金融机构与平台对接,规范发展供应链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提高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引入债券市场资金,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融资,支持核心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便利的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丰富营业中断险、仓单财产险等多种保险服务供给。建立核心企业票据融资信息共享制度,加强应收账款尽职调查、信息披露和风险防范,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