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条形统计图说播稿歙县新安小学王世磊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条形统计图,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一、教学分析L立足课标定好位这一内容属统计与概率领域,该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三个主题(课件动画演示)。条形统计图属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这一主题包括数据的收集,用统计图表、平均数、百分数表达数据。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呈现和刻画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什么是数据意识呢?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其表现为“三个知道”(课件同步呈现课标原文“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
2、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感悟数据蕴涵的信息;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即知道统计过程、知道随机性、知道按需选择。同时还指出:“形成数据意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J由此可见,数据意识的形成对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高尚品格具有深远意义。2 .研读教材理思路有了新课标的指引,再来看教材,更容易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纵观整套教材,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分布在各个学段。条形统计图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利用统计图呈现数据,对以后学习折
3、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具有奠基作用。横观本单元内容,共有三个例题,这样的编排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而且体现了知识与方法的整体衔接与连贯性。再看人教版新旧教材的对比,例题情境的改变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与时俱进,空间上从“北京市”变成“A市”,由具体情境转变成不特指的情境,既避免教师被例题情境所局限,又凸显真实背景对统计教学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根据需要创设合理的真实情境,不能为统计而统计。教材从创设情境一一自主整理一一对比分析一一到学以致用(课件出示教材图,边框边说边呈现)这样的呈现,既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体现让学生亲历统计过程的意图,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
4、重视统计知识与画图技能的教学,却忽视了统计教学的真情境、真问题、真经历、真亲近,数据意识难以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得不到发展。3 .把握学情定起点研读了课标与教材,再来看学情。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简单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过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会用一些形式呈现整理结果,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另外,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3方面的教学目标(课件呈现):L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会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2 .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与
5、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3 .在现实情境中,感悟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知道它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会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在分析数据中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三、教学准备为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准备了教学课件、实物展台、学习任务单;学生准备了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四、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J教学中我创设了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数学问题;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整理数据,建构条形统计图;以问题引领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在活
6、动中感悟,在对比中发现,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发展。五、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自主建构、多层比较、动手体验、亲近数据。(-)课前交流,激趣导入课前与学生畅谈暑期生活,拉近师生距离。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聊到:你们觉得咱们黄山市今年暑假天气怎么样呢?看似无意实则精心设计,学生因同样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很快产生共鸣。此时,教师顺势呈现今年8月份黄山市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曹培英教授曾说过:“统计一旦脱离现实背景就毫无意义选用家乡暑期天气这一情境开展教学,虽与教材例题是同一主题,但赋予了真实的现实背景(出示“数据真实”),家乡天气学生熟悉且真实,容
7、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与习惯。接着追问学生:看了上面的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播放视频)真情境引发真问题(出示“真情境”“真问题”),教学中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学生的统计需求被充分激活。(出示“统计需求”)真情境一一真问题一一统计需求(二)自主整理,逐步建构L尝试整理,展示方法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对上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已有的统计经验被充分激活,有的用数一数的方法整理成了统计表,有的用看一个标记一个的方法画出了象形图和正字法(课件依次出示学生作品图
8、片),在展示交流中巩固科学整理数据的方法。4 .反思质疑,自主建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呈现多种整理方法后,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图。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它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播放视频)在学生的质疑反思中(课件出示“反思质疑”),原来象形图的不美观、不整齐、数据不清楚等问题充分暴露。教师顺势启发学生:这个图没有对齐、数量不清楚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播放视频)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迸发出许多合理、科学的建议,条形统计图的样子慢慢地从模糊走向清晰。(课件出示“自主完善最后借助信息技术,逐一呈现学生的想法。(播放视频)在互动交流中,使学生理解横轴和纵轴的意义,建构完整
9、地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完整建构”),实现从象形图到条形统计图的“软着陆”。反思质疑一一自主完善一一完整建构(三)多层比较,深入感知比较是发现数学对象本质内涵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课件出示“比较”),在学生完整建构条形统计图之后,设计了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统计表的比较环节。(播放视频)通过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统计表的多层对比,让学生感知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的特点,促使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从浅显走向深刻。比较浅显一一深刻(四)动手体验,感悟数据在学生感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自主经历一次收集数据、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过程十分必要。(播放视频)显然,画条形统计图不是最
10、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整理数据、对比分析数据中,感知条形统计图的外在结构,体会条形统计图的内在特点,积累数据分析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自主整理一一对比分析一一积累经验(五)亲近数据,拓展认知在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提供丰富多样的数据素材.,从校园内的阅读情况到超市某种饮料的销售情况,再到黄山市的旅游人数,最后到世界各国的GDP。小到班级数据,大到世界数据。呈现的形式从纵向到横向,从条形到柱状,从静态到动态,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大量亲近数据,学会用统计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阅读、爱
11、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学科德育适时渗透。(播放视频)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几幅统计图,虽然呈现形式不一样,但功能是一样的,都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回归数学本质。六、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既有条形统计图形成过程的表达,又有条形统计图特点的呈现。七、课后反思以上教学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L注重育人,突显“数据意识”的培养。本节课突破多数教师以“知识技能”教学为目标的局限,将教学的核心目标定位于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先创设了家乡天气情况的真实情境,由此引发“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的真问题,接着让学生真实经历“收集整理数据一一描述表达数据一一分析数据
12、”的全过程,最后让学生大量地亲近数据,一系列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2 .倡导自主,彰显“质疑反思”的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主动地向学生介绍条形统计图,而是让学生思考“象形图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怎样改进?”学生在质疑反思中自主完善、科学建构,实实在在地亲历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对条形统计图结构与特点的深刻理解。3 .强化对比,凸显数学本质。本节课安排了3次对比活动:第一次是在条形统计建构完成后,通过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统计表的对比,感悟条形统计图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特点;第二次是学生在自主整理完去年8月份的天气情况后,引导学生与今年8月份天气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数据的意义与价值;最后一次是在呈现多种素材之后,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条件统计图的特点,回归数学本质。4 .丰富素材,拓宽育人渠道。本节课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合适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拓展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丰富了对它的理解,适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拓宽了统计的育人功能。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您的聆听,敬请指正!